头条 星链卫星发射突破10000颗 10月20日1时32分,SpaceX再次发射了28颗星链卫星,不但创造了猎鹰9号火箭助推器复用31次的新纪录,星链卫星的发射总数也突破了10000颗! 最新资讯 美国进一步禁用中国电信设备 10月30日消息,美国在5G上的落后失败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看看他们不断的“骚操作”就明白了。 据美国媒体报道称,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周二以3比0的投票结果,阻止批准使用其“受管制名单”上公司零部件的新设备,并允许该机构在某些情况下禁止使用之前已获批准的设备。 发表于:10/30/2025 Fortinet发布《2025年全球网络安全技能差距研究报告》 近日,专注推动网络与安全融合的全球性综合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供应商 Fortinet,发布《2025 年全球网络安全技能差距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对来自29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850多名IT及网络安全决策者的调查,覆盖制造业和金融服务等多个行业。 发表于:10/30/2025 绿盟科技发布2025三季报 10月29日晚,绿盟科技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报告。绿盟科技立足自身业务,围绕经营目标,做好“3+3+X+Y”战略聚焦,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数”与“智”为核心方向,聚焦AI安全、数据安全与实战攻防三大领域,持续深化创新与落地,完善产品矩阵、积累标杆案例,共同推进重大项目加速落地,探索智能时代安全能力的新形态。 发表于:10/30/2025 基于区块链的云边协同大规模IoT数据完整性验证 针对大规模物联网(IoT)数据完整性验证中存在的计算效率低和存储开销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云边协同大规模IoT数据完整性验证方案。该方案通过以下两个创新点实现优化:第一,引入边缘节点协助区块链智能合约完成验证任务,既降低了区块链的计算负担,又通过智能合约执行仲裁算法保障了验证公正性;第二,采用ZSS短签名技术构建批量验证协议,有效减少了数据块标签计算和区块链存储的开销。最后,从安全性、复杂度理论分析和性能仿真验证两个角度证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数据块标签计算效率上较传统BLS签名方案提升50.7%,验证计算效率较同类型签名方案提升29.3%。 发表于:10/29/2025 伪卫星信号的生成与应用研究 北斗B1I信号作为公开服务信号,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为了避免北斗信号被不正当使用,需要对特定地区的特定卫星信号实施干扰。从生成式干扰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Quartus II平台,以Verilog为硬件描述语言的北斗伪卫星(B1I)信号产生方法,并对此伪卫星信号进行仿真测试,结果显示:伪信号使接收机三维定位产生显著偏差(X:-9.35×104 m、Y:+8.69×105 m、Z:+4.81×105 m),钟差估计值从-9.1 ms变为-1.7 μs,这为卫星导航欺骗干扰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实现方法。 发表于:10/29/2025 约减轮数轻量级密码PFP的密钥恢复分析 PFP算法是2017年提出的一种借鉴国际标准PRESENT算法设计的轻量级分组密码。它基于FeistelSP结构设计,采用比特置换技术,在软硬件实现效率方面较PRESENT算法更高。为评估其抗差分分析能力,基于已提出的25轮区分器,在区分器之前增加1轮,之后增加2轮,形成28轮的结构。通过分析新增3轮的结构特点,构造符合区分器的明文结构,优化密钥猜测顺序;并利用提前抛弃技术,首次实现了对PFP算法28轮的密钥恢复,比现有的最高攻击轮数27轮多1轮。整个攻击的过程需要263个明文的数据量,时间复杂度约为257.2次28轮加密,与整体34轮相比,还剩17.4%的轮数(6轮)作为安全冗余,这表明目前PFP算法仍然有足够的安全性。 发表于:10/29/2025 "光纤上车"在即,三安宽温VCSEL芯片助力车载光通讯产业化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已成为不可逆趋势。光芯片作为车载光通讯核心组件,直接决定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三安光电旗下三安光通讯自主研发的宽温域VCSEL芯片,率先突破车规级技术壁垒,实现超宽温域稳定输出,且已联合头部新能源车厂完成性能认证,充分验证了车规适配性与系统兼容性,标志着国产车载光通讯产业化进入实质落地阶段,为 "光纤上车"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表于:10/29/2025 英伟达10亿美元投资诺基亚 携手推动AI- RAN和6G演进 当地时间10月28日,英伟达宣布斥资10亿美元入股老牌电信设备厂商诺基亚,并面向6G推出一条新产品线Arc Aerial RAN Computer。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今天我们宣布与诺基亚建立了合作关系,诺基亚是世界第二大电信制造商,这是一个价值3万亿美元的产业。”黄仁勋指出,全世界有数百万个基站,双方合作将能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基于加速计算和人工智能改变行业。 发表于:10/29/2025 一种室内定位误差分布评估与局部定位修复系统框架 在实际室内定位业务场景下,存在定位误差分布不均匀、局部定位误差超限的问题。针对此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室内定位误差分布评估与局部定位修复系统框架,采用空间三角剖分和等值线插值方法,对定位误差分布进行量化评估和可视化展示,通过局部信号指纹图修正对误差超限区域进行局部定位精度修复。经实验测试,该框架成功实现室内定位误差空间分布的量化监测和可视化,通过局部定位修复有效提升了局部定位精度,验证了所提出框架的有效性,为室内定位业务的局部精细化误差监测和修复提供了可行方案。 发表于:10/28/2025 基于BM4D的即插即用层析SAR成像 层析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先进的三维遥感技术,通过引入先验模型能够提高成像质量。现有方法通过显式正则化算子约束重构过程,但其难以兼容非解析先验模型。将快速迭代收缩阈值算法(FISTA)与即插即用(PnP)框架相结合,在迭代过程中插入基于四维块匹配滤波(BM4D)的非解析插件,无需构建显式正则化算子即可将其用于层析成像特征增强。实验表明,所提框架具有快速收敛的优势,通过该框架引入的BM4D先验在针对具有复杂结构特征的目标成像时表现出优秀的性能,为非解析先验在层析成像中的应用提供了通用化解决方案。 发表于:10/28/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