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星链卫星发射突破10000颗 10月20日1时32分,SpaceX再次发射了28颗星链卫星,不但创造了猎鹰9号火箭助推器复用31次的新纪录,星链卫星的发射总数也突破了10000颗! 最新资讯 Q2全球企业级WLAN市场同比增长13.2%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全球季度无线局域网(WLAN)市场追踪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企业级无线局域网(WLAN)市场同比增长13.2%,市场规模达到26亿美元,延续了第一季度以来的强劲增长态势。 发表于:9/19/2025 Wi-Fi 7还没普及 Wi-Fi 8最快明年见 9月18日消息,Wi-Fi无线网络已经成为大家上网离不开的方式,当前主流设备是Wi-Fi 6,Wi-Fi 7去年就上市了,但还没普及。 好消息是明年Wi-Fi 7可能有一波机会,预计渗透率能达到30-40%,但是坏消息就是Wi-Fi 7很可能会比较短命,因为Wi-Fi 8也已经在路上了。 联发科日前透露,他们已经在针对Wi-Fi 8做生态开发,自从2023年起他们就担任了Wi-Fi 8工作组的副主席,积极参与历代标准制定工作,同时也联合全球Wi-Fi企业进行下一代标准制定。 发表于:9/19/2025 LoRaWAN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应用加速 加州弗里蒙特市-2025年9月17日-全球物联网低功耗广域网(LPWAN)开放标准LoRaWAN® 的行业组织LoRa联盟®今日宣布,根据成员反馈,智能建筑已成为LoRaWAN部署增长最快的垂直市场。推动业主快速实现投资回报(ROI)的核心应用包括:能源与运营效率优化、环境监测及预防性维护。法国《BACS法令》等法规要求逐步降低能耗,也加速了该领域的应用进程。 发表于:9/18/2025 基于LSTM模型的智能服务治理方案研究与实践 为解决航空公司网站在访问量大幅波动时容易导致系统异常、难以快速进行治理的问题,以Spring Cloud微服务治理框架为基础,融入长短期记忆(LSTM)模型对系统指标进行分析与预测,结合云原生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LSTM模型的智能服务治理方案。利用LSTM对历史指标数据进行训练并输出预测模型,实现对于指标的趋势预测;结合云原生基础设施,生成基于预测结果的主动式水平容器组自动伸缩器,实现资源预伸缩;根据指标预测结果与变化趋势自动下发与回收治理策略,实现智能化的流量治理。实践表明,该方案能根据模型预测结果提前做好资源扩缩容与服务治理,有效规避系统风险。 发表于:9/17/2025 中国移动发布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 9月16日,中国移动召开主题为“融合量通智 共启新未来”的量子科技前沿创新论坛,发布了“无极一号”离子阱量子计算装置等系列成果,并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发起成立“量智融合”创新联合体,助力北京建设量子计算创新高地。 发表于:9/17/2025 亚马逊柯伊伯与SpaceX星链差异全解析 9月16日 近日,亚马逊 “柯伊伯计划”(Project Kuiper)迎来关键节点 —— 公司高管在巴黎世界航天商业周明确披露,这一旨在挑战SpaceX星链(Starlink)的卫星互联网项目,将在 2026 年第一季度末率先为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和英国提供服务。 从一度受困于火箭延误与卫星产能瓶颈,到如今明确分阶段全球覆盖路线图,柯伊伯计划的加速推进,标志着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赛道的竞争正式进入 “双巨头对峙” 时代。本文将从柯伊伯计划的商用进程、技术布局切入,与星链展开多维度对比,解析二者的战略差异与市场影响。 发表于:9/17/2025 中国首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启动IPO 9月16日消息,昨日,中国证监会官网公告,国内量子计算龙头企业本源量子已正式启动A股IPO进程,并在安徽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发表于:9/17/2025 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成功 9月16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今日09时0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将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发射的卫星由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研制,标志着我国在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6G时代“空天地海泛在互联”的愿景提供技术支撑。 发表于:9/17/2025 浅谈Wi-Fi 6E与Wi-Fi 7的关键器件——BAW滤波器新技术 2020年4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投票通过将6GHz频谱划为免许可频段供Wi-Fi使用,这标志着Wi-Fi正式进入“三频”时代 发表于:9/16/2025 面向5G演进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研究 通感一体化(Integrated Sensing and Communication,ISAC)作为5.5G/6G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通过深度融合通信与感知功能,突破传统系统的功能边界,实现频谱、硬件资源的共享与协同,推动通信网络向多维感知能力演进。系统探讨了ISAC的核心原理、技术挑战及未来方向。技术层面,ISAC利用无线信号传输与反射特性,通过联合波形设计、多站协同感知架构及自干扰消除技术,实现环境感知与数据传输的高效融合,但其发展面临通感波形联合优化、网络资源动态调度、多站同步与标准化等关键挑战。典型应用场景涵盖智能交通、工业互联网及空天海地协同网络,需满足亚米级感知精度、毫秒级时延及高可靠性等指标需求。未来技术演进聚焦四大方向:太赫兹频段器件与智能超表面优化、AI驱动的通信-感知联合框架、意图驱动的云-边-端动态架构以及轻量化安全机制构建。通过攻克通感联合信息论、能效模型等基础理论,并推动产学研协同验证,ISAC将加速物理世界与数字空间的深度融合,成为全域智能网络的核心使能技术。 发表于:9/16/2025 «…456789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