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4日消息,据韩国媒体DealSite报导,三星电子正加速导入10nm级 1c 制程DRAM设备,目标在明年初启动HBM4量产,努力追赶已率先与英伟达签署HBM4供应合约并进入量产阶段的SK 海力士。
业界消息指出,三星近期已在平泽园区(Pyeongtaek)完成第二厂(P2)1c DRAM 设备进场,并同步于第三厂(P3)与第四厂(P4)导入新设备,积极扩充先进1c DRAM产能。
三星预计于本月完成最终客户样品(Customer Sample,CS)的内部可靠度测试(PRA),随后将样品送交英伟达进行GPU 整合验证。若进展顺利,产品有望于明年下半年正式出货。三星内部人士透露,样品测试结束后,英伟达将展开为期约四个月的GPU 验证流程,完成最终认证后,三星有望于明年初开始分配量产订单。
三星原先在平泽第二厂(P2)与第三厂(P3)主要生产前一代DRAM 产品,但随着市场需求转向高性能与高带宽应用,公司近来逐步减产旧制程DRAM芯片,并将部分产线改造为最新的1c 制程。这项改造工程通过升级既有厂房与设备,让旧产线能生产新一代DRAM芯片。
目前,三星HBM4 的核心生产据点第四厂(P4)预定于明年启动;主晶圆厂PH1 已同时运作NAND 与1c DRAM 产线,PH3 自6 月起导入新设备,PH4 正在建设阶段,PH2 则预计在年底或明年初开工。
尽管1c DRAM开发进展稳定,但量产良率仍是三星面临的最大挑战。据业界人士透露,目前以1c 制程生产的HBM4 样品良率约为50%,尚未达到量产门槛。由于HBM4 采用多层堆叠结构,芯粒面积较前代HBM3E 更大,同一晶圆可产生的良品数量相对减少,也使良率提升速度缓慢。
三星为此同步强化后段封装流程,并与韩美半导体(Hanmi Semiconductor)展开合作,以稳定堆叠精度与整体制程品质。分析指出,若能将HBM4 晶圆良率提高至70% 以上,将具备转入量产的条件。
业界普遍认为,三星此举与英伟达明年下半年推出的新一代AI 加速器Rubin 密切呼应。考虑到SK 海力士已于9 月宣布完成HBM4 量产体系,三星的设备导入与产线改造已进入最后阶段,但能否在短期内达到稳定良率,仍需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