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格式:司雨,王波. 商业数据反不正当竞争保护的实践困境与规则优化[J].网络安全与数据治理,2025,44(9):78-84.
引言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商业数据已成为经营者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资源,商业数据权益的保护也已成为竞争秩序和社会利益博弈的焦点。2022年6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明确提出建立分置的数据产权运行机制、健全数据要素权益保护制度。同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进一步要求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可见,如何在促进数据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为数据权益提供切实的保护已成为各界广泛讨论和探究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立法层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2年11月2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了商业数据保护专条(第18条),率先从行为法路径提出保护数据财产性权益的规则建议[1]。学术界针对商业数据的保护提出立法建议,一是对商业数据进行赋权保护,二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来保护数据权益。支持赋权保护观点的学者认为,商业数据应当被视为一种排他性权利,以达到维持数据交易的稳定性和激励市场供应的效果。支持行为规制观点的学者主张,应当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框架内,以数据保护为核心,构建相应的数据保护范式,更注重反法的灵活性和与数据特征的契合[2]。商业数据具有独立的特性,强调在流通与共享中创造商业价值[3]。能否选择有益于商业数据发展的保护模式,满足实践中大量、反复出现的商业数据权益保护需求;如何建立起一套清晰、明确且完善的适用标准,为商业数据保护提供专门立法保护等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和完善。本文基于现有司法实践,探讨商业数据在《反不正当竞争法》框架下保护的适当性,并提出构建和优化商业数据相关保护规则的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商业数据保护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www.51qz.net/resource/share/2000006711
作者信息:
司雨,王波
(西安财经大学法学院,陕西西安710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