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英特尔进军ASIC定制服务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9月初,英特尔就曾宣布了一系列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人事任命,其中就包括成立全新的Central Engineering事业部,由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兼英特尔院士Srinivasan(Srini)Iyengar出任领导。英特尔表示,通过此次职务拓展,Iyengar将横向统筹英特尔的各项工程职能,并建立新的定制芯片(ASIC)业务,为广泛的外部客户提供服务。 最新资讯 Figure AI超390亿美元估值冲刺人形机器人量产 9月18日,forbes报道称,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宣布完成C轮融资,筹得超过10亿美元,投后估值达390亿美元。 这笔资金将用于扩大机器人生产、建立英伟达(NVIDIA)GPU 基础设施以加速训练和模拟,以及开展人类工作和生活的数据收集。 公司首席执行长布雷特·爱德考克(Brett Adcock)在 YouTube 影片中表示,Figure 的目标是解决通用机器人的问题,并强调目前的技术使这一目标成为可能。 发表于:9/18/2025 IonQ称2027年推出10000量子比特计算芯片 9月17日消息,量子计算公司IonQ CEO Niccolòde Masi 近日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计划在2027年推出搭载10,000个qubit(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芯片,届时将彻底“淘汰”英伟达(NVIDIA)的Blackwell 构架GPU。他强调,即便传统GPU 拥有“整个宇宙的时间”来计算,仍无法触及量子计算机可解决的问题规模。 发表于:9/18/2025 MPS发布高效率高集成AC-DC新产品 日前,MPS芯源系统近期发布了两款新产品:NovoOne开关MPXG2100系列和PFC稳压器MPG44100系列。 发表于:9/17/2025 芯片搭载试验数据存储与传输系统设计 航天级芯片搭载试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数据,为了实现对数据的存储、管理与传输,并且适应嵌入式设备内存资源少等特点,设计了采用SD卡和UDP的数据存储与传输系统。首先,设计了数据存储与传输系统架构,主控芯片通过SPI总线与SD卡通信,并通过UDP与搭载芯片和上位机通信。然后,介绍了SD卡和文件系统的选型和软件设计。接下来,基于LwIP进行了数据传输部分的软件设计。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数据存储传输系统的有效性,并测试得到该系统的传输速率可达4.5 Mb/s且内存占用仅为57 KB,满足了芯片搭载试验过程中对数据存储与传输的需求,且相比于传统的存储与传输方式,该方法大大提高了传输速率,降低了内存占用。 发表于:9/17/2025 航天发射任务场景快速构建方法研究 随着航天任务复杂性的不断提升,传统指挥显示系统的软件设计难以满足高密度、多任务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建模的航天发射任务场景快速构建方法,通过标准化任务分解与场景模板设计,实现系统功能组件的提取与复用。以元模型为核心,结合层次化建模的思想,构建标准化的建模框架,将复杂任务需求分解为标准化场景模块,并识别任务间的依赖关系。基于模块化设计原则,构建场景模板库,实现场景的复用和动态组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了任务场景构建效率,模板复用率达到85%~90%,配置时间节省率达83%,有效提升了任务建模与场景配置的整体性能。 发表于:9/17/2025 利用STK和MATLAB互联实现低倾角卫星轨道优化设计 提出针对特定纬度区域目标的低倾角卫星轨道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低倾角卫星轨道的特点;然后,以卫星一个回归周期内覆盖时间最长为性能指标,构建了卫星轨道设计的优化模型;最后,在利用STK和MATLAB互联的基础上,充分利用STK的覆盖分析能力和MATLAB的遗传算法工具箱,优化设计出符合模型需求的最优解。所提方法实现了软件的优势组合,简单且易于实现,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为卫星轨道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发表于:9/17/2025 基于手势识别的视力检测系统设计 在手势识别与人机交互成为当下热点的背景下,为解决传统视力检测过程烦琐、效率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手势识别的视力检测系统设计。该系统以STM32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通过激光测距模块、手势识别模块以及视力表显示模块等实现智能化、自助式视力检测。系统通过TFT LCD显示屏显示视标,在测距达到标准范围后,以手势识别传感器识别被测者的手势动作,通过微处理器采集、对比、判断后,以单视标判断准则及二分法检索策略,完成视力等级显示。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该系统能够实现对四种手势的正确识别且视力检测时的平均准确识别率达到82%,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发表于:9/17/2025 多通道大功率氮化镓T/R组件模块散热技术研究 总结了多通道大功率T/R组件散热设计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分析了各种散热方案的散热能力。微通道和歧管微通道散热技术在高热流密度散热场景得到广泛关注,成为大功率、高热流密度集成电路一种有效散热手段,同时多通道的流量分配是影响温度均匀性的重要因素。应用上述技术,提出一种应用于多通道T/R组件模块散热方案的设计方法并应用在具体散热方案设计中,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各种方案分析比较和评价,嵌入载台的歧管微通道及并联分流方案,可有效解决局部功率密度大于500 W/cm2的多通道T/R组件冷却问题,热阻和通道间温度均匀度小于2℃。 发表于:9/17/2025 基于信号置信度的矿井定位方法研究 针对煤矿井下狭窄纵深的巷道环境,无线信号极易反射导致定位精度差甚至定位失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UWB信号置信度,结合定位神经网络模型、TOF测距和Kalman滤波的组合定位方法。首先利用标识卡与基站间的UWB信息及标识卡真实距离,离线训练定位神经网络模型。其次在实时测距时提出UWB信号置信度判别方法,参与TOF定位计算,最后再通过Kalman滤波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煤矿井下显著降低由于信号反射所导致的定位精度差问题,混合定位精度小于10 cm,具有速度快、稳定性高等优点。 发表于:9/17/2025 中移芯昇发布CM6650N通信芯片 国产化率大于90% 9月17日消息,近日,中移芯昇发布了国内首颗RISC-V内核卫星+蜂窝双模窄带通信IoT-NTN芯片CM6650N。中移芯昇是中国移动旗下专业芯片公司,基于RISC-V开展技术攻关,已推出多款RISC-V内核的芯片产品,关键技术指标业内领先。 发表于:9/17/2025 «…78910111213141516…»